【橙新聞】習近平倡上合組織減貧協作 中國經驗鋪路全球共富
上海合作組織減貧與可持續發展論壇20日開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致賀信披露關鍵數據:中國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減貧目標,累計幫助近8億人口脫貧。這份書面聲明被視為中國在全球治理體系中提升發展議程話語權的重要舉措。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報告佐證:”中國對全球減貧貢獻率超過70%,創單一經濟體歷史最高紀錄”
習近平在信中強調,減貧本質是發展問題的系統化解決方案。據財政部國際財經中心統計,中國已通過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在56個上合組織及「一帶一路」國家實施413個減貧項目,覆蓋農業技術轉移、職業培訓等領域。
值得關注的是,塔吉克斯坦棉花產區通過引進中國膜下滴灌技術,單產提升83%的同時節水60%。哈薩克斯坦「光明之路」新經濟政策與中國扶貧經驗對接後,牧區兒童失學率從19%降至3.7%。
「中國式扶貧不是簡單財物轉移,」國務院扶貧辦國際合作司司長在分論壇指出,「雲南瀾滄縣科技特派員制度已複製到巴基斯坦俾路支省,幫助12萬農戶掌握林下經濟種植技術。」該模式使當地腰果產值三年增長4倍。
論壇期間,上合組織秘書處啟動「數字減貧夥伴關係」,計劃在2025年前建成覆蓋成員國的農產品溯源區塊鏈平台。中國農業大學團隊研發的「AI蟲情監測系統」將在吉爾吉斯斯坦伊塞克湖流域試點,預計可使農藥使用量減少45%。
世界銀行最新評估顯示,若全面推廣中國扶貧模式,全球極端貧困人口有望在2035年前清零。習近平在賀信中特別提及,中方將在新疆喀什建立上合組織減貧培訓中心,首批40國學員將於9月入學研修。